《技術經濟學》課程思政教學案例

發布者:課程思政管理員發布時間:2022-06-10浏覽次數:1188

張甯


課程代碼

A0303050

課程性質

專業必修課

授課對象

工商管理、工商管理(國際教育學院)

對應章節

1.第二章資金的時間價值及等值計算

2.第四章技術經濟評價方法

3.第六章風險與不确定性,第九章 設備更新分析

育人目标

目标(1使工商管理及理工科大學生掌握必要的經濟管理知識和實用的技術經濟分析技能,并為學生更好的學習其它有關專業課程打下良好的基礎;同時在教學中引導學生品德向正确、健康方向發展,進行正确的工商企業管理技術經濟評價方法及方案。

目标(2理論聯系實際,定性與定量分析相結合,正确運用管理學、現代經濟學、統計學等方法,用系統的觀點去研究企業管理中的技術經濟問題,避免隻重理論和方法的講解與說明,而忽視了對實際問題的解決;進一步培養學生的技術方法應用及設計能力和團隊合作精神。

目标(3要求學生全面掌握技術經濟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能運用技術經濟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技能,來研究、分析和評價各種管理實踐活動,以獲得經濟效益滿意的方案,為決策提供科學依據,培養學生分析和解決實際技術經濟問題的能力,以及科學精神、系統思維、辯證思維的精神。

課程思政案例教學設計和實施

  1. 課程思政案例名稱:

康榕科技大數據、人工智能時代的企業發展觀與社會責任及曆史使命


1.教學導入

生活在數字時代,企業遇到一個最大的挑戰,就是不得不接受并迅速适應數字化。數字化進程推動着企業不斷地朝向一個新的增長方式發展。結合目前的國家事件 “數字化時代企業發展問題分析”。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全會精神,認真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統計改革發展的決策部署,堅持實事求是、改革創新、科學設計、精心組織、周密部署、依法實施,确保數字化時代企業頰囊發展的真實準确數據,全面客觀反映中國人口發展狀況。

2.教學内容

通過案例學習,要求學生了解企業現金流量的概念及構成系統現金流量的基本要素,掌握投資、費用與成本、銷售收入、利潤和稅金的構成與估算方法。傳承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從而培養學生經濟觀念、正确的“三觀”,金錢觀、理财觀和合理消費觀念;培養學生科學精神、工匠精神、勤儉節約精神;培養學生邏輯思維、法律思維、底線思維和思辨能力;增強學生民族自豪感、社會責任感等。

3.育人元素

1)通過“技術經濟學”發展曆史的學習,增強學生對“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産力”的認識;

2)通過“技術經濟評價方法”應用促進學生熟悉其在國民經濟中的正确選擇經濟評價指标、企業技術經濟評價的客觀科學性和我國數字經濟發展中的數據結構特點;

3)通過風險方法提高對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環境保護的理解;

4)通過設備更新發展前景增強學生的時代使命

4.教學方法

課程采用了案例式、啟發式、探究式、問題式、項目式、情景模拟式、比較式等多種教學方法,其中講(課堂講授)、查(學生查閱資料)、做(社會實踐、調研、課件、微視頻、數字故事)、演(學生演講、報告、編劇演出)、論(論文、讨論、辯論、論壇)。使學生在數字化課程平台中去參與和體驗:組織和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引起學生情感共鳴。辯論式教學培養學生全面、辯證的思維;分組學習培養學生的集體觀念和協作意識;案例分析增強理解力;讨論式教學培養學生的自覺性和主動性,從而有效激勵學生學習内動力的産生。

以上教學方法的主要任務是使學生了解工程技術與經濟效果之間的關系,熟悉技術方案選優的基本過程,全面掌握技術經濟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具備企業技術經濟分析和項目可行性研究的基本能力。結合思政育人目标,深入挖掘各知識點的思政資源與融入點,從課程内容中選取了幾個主要教學模塊,将每個教學模塊與思政教育進行适當結合,并進行相應課程思政設計,将課程思政教育潛移默化、潤物無聲地融入到課程教學過程中。

  1. 課程思政案例名稱:

第二自來水廠改建與新建方案的技術經濟評價


  1. 教學導入

引導學生關心社會發展和熱點問題,樹立勤奮學習、回報社會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提高學生的生态文明意識和認知是專業課思政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通過梳理本課程與生态文明相關的知識點,強化學生關于生态文明意識方面的教育。在講解工程投資及費用知識點時,涉及影子價格的概念與确定方法,可以介紹影子價格在水資源、土地資源等自然資源的價值評估和确權、稀缺資源的價值衡量中的應用,在講解國民經濟評價知識點時涉及間接費用和間接效益的概念,可以正好引入讨論工程項目可能産生的環境影響及其損失費用以及生态環境效益等,進一步介紹“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啟發學生的生态文明思想,增強學生的環境保護意識和生态文明理念,引導學生多從環境和社會影響的角度考慮項目的可行性分析與決策。

  1. 教學内容

時間型經濟評價指标,包括:投資回收期與追加投資回收期;價值型經濟評價指标,包括:現值法和年值法;效率型經濟評價指标,包括:投資收益率、内部收益率;投資方案的選擇,包括:壽命期相等時方案的選擇、壽命期不相等時方案的選擇。

3.育人元素

學生能運用馬克思主義基本觀點、立場和方法學習和理解經濟學原理,深刻理解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增強學生作為社會主義愛國青年的責任感、使命感,增強對社會主義制度和國家經濟政策實施的認同感,幫助樹立學生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增強他們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4.教學方法

參與式學習:(1)講授資源有限性時,強調習總書記“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2)講授資源配置時,以我國高效統籌社會資源抗擊新冠疫情的重大成果為案例,引導學生理解和擁護我國不惜一切代價保護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的抗疫政策;(3)講授經濟體制時,闡述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增強學生的制度自信和道路自信;(4)講授機會成本概念時,組織學生讨論上大學的機會成本,鼓勵學生努力學習,不負韶華;⑤講授經濟人假設時,向學生解釋每個人不僅要追求自身利益,更要努力增進社會福利。

3.課程思政案例名稱:

見證中國信息技術發展,砥砺網絡強國之志


  1. 教學導入

十八大以來,我國鐵路建設投資持續高位運行,現代化先進的鐵路基礎設施規模快速擴張。随着鐵路特别是高鐵的快速發展,鐵路有效地促進了各區域的互聯互通,帶動了區域經濟發展,有力支撐了國家重大發展戰略實施。基于此,本案例以教師專業知識傳授為基礎,将思政元素與其進行有機結合,循序漸進地對學生的專業學習和情感态度進行引導,最終起到提高學生學習能力和塑造學生優良品德的作用。

  1. 教學内容

能應用技術經濟的理論和方法解決企業中産品開發、設備更新等分析和評價問題。在經濟效果評價指标确定,掌握互斥方案經濟性評價方法;掌握帶資金約束的獨立方案經濟性評價方法;掌握不确定性評價方法的基礎上,要求學生了解設備磨損規律;掌握設備大修和設備更新及現代化改裝的技術經濟分析方法及經濟壽命的計算方法,對設備更新正确選擇方案。

  1. 育人元素

1)價值觀教育。在講授中國信息技術時,詳細闡述資源的稀缺、配置、利用,以及經濟制度與機會成本等相關知識點。在中國共産黨領導下,國家運用強有力的宏觀調控和财政手段,優化了資源的配置,促進了技術創新,加速了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實現個人利益與社會利益最大化,堅定同學們的文化自信和制度自信。

2)愛國教育。十八大以來中國修建了衆多鐵路,智能高鐵—京張鐵路、重載鐵路—浩吉鐵路等,這些鐵路是“交通強國、鐵路先行”的産物,它們彰顯着中國鐵路建設的實力,也彰顯了中國的綜合國力。通過向學生講述中國鐵路的現代化與智能化,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愛國熱情,激勵學生好好學習,努力成為社會主義合格的接班人和建設者。

3)品德教育。在教學過程中向學生介紹茅以升、楊連弟、王鳳蓮等“共和國信息技術專家”,講述他們的英雄事迹,鼓勵學生學習不畏艱險、勇于開拓、攻堅克難的精神,加強學生的品德教育,進一步培養學生的拼搏精神、探索精神和創新精神。

教學方法主要使用講授法和小組讨論法。首先采用問題導入式教學,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的興趣,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系統講授信息技術需求的基礎理論,數字來源于人們在生産、生活中的各種活動,社會、經濟的發展對區域間各種聯系需求的增強,是數據産生、增強的直接動因。本課程的理論性和實踐性較強,所以加入小組讨論環節,讨論的問題根據教學内容和經濟現實情況設計。讨論中體現團隊學習能力、語言表達能力與溝通能力,通過學生交流相互增進對問題的理解和分析。在課程思政方面,主要使用案例教學法和觀看視頻的方法。與現實經濟和技術發展相關的案例分析,可以加深學生對數字經濟學基本理論的理解和掌握,了解政策目标、作用機制、經濟社會影響,提高學生應用理論分析現實經濟問題的能力。樹立正确的價值觀,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社會公德與社會責任,系統掌握用于解決複雜經濟問題的專業基礎知識。

特色及創新

本課題選取《技術經濟學》思政案例教學。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技術水平取得了曆史性成就,本案例從“不斷擴大的數字化技術發展水平”、“走在前沿的科技創新”、“互聯互通的信息網絡”以及“學習數字經濟發展中先進企業和人物”四個角度進行介紹。采用數字化教學平台,讓課堂更具有親和力,通過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将專業知識和課程思政有機統一,在專業課講授中,潛移默化地融入課程思政要素,完成思政教學目标,激發學生的擔當意識和愛國情懷,對樹立正确的人生觀和價值觀起到引領作用。

教學成效

1、寓道于教:在有限的教學時間内,挖掘和精選的案例資源足以感染學生和觸及靈魂的科學道理和人生哲理,畫龍點睛地引領大學生理想信念、價值取向、政治信仰、社會責任。

2、寓德于教:結合專業知識點講述統計工作者榜樣事迹,春風化雨般地激發學生愛國情懷、奉獻精神、責任感和使命感。

3、寓教于樂:充分利用信息化教學手段,精選緊密貼合時事熱點的案例視頻、課上巧妙設計互動讨論環節,引人入勝中潛移默化地傳授專業知識同時對學生進行思政教育,充分發揮課程的協同效應。

4、學生評價和同行評價

這種緊密貼合時事的案例引入,能夠很快地讓我們體會到數據分析的重要性,了解到什麼是數據分析以及如何做數據分析。通過案例教學,我們能很快明确自己的思路,懂得用數據來分享,用數據來講故事。從近期的疫情數據入手,緊貼時事,讓學生感受到黨和國家在服務人民、保護民衆、守護生命安全方面做出的巨大努力,培養了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道路自信。

教學反思

1、課上的思政點設計無論是從内容還是融入方式上都是比較好的。但課後的思政延伸教育還有待加強。如課後學生到底如何用數據思維來思考問題,如何結合數據分析知識點讓學生更好地認識專業、認識社會等。這需要教師加強對學生課後數據分析實踐活動的道德引導,通過多元化的隐形道德教育,讓學生在更多實踐過程中了解統計素養和職業道德。

2、課程的設置必然要有相應的考核來檢驗。雖然專業教學中一直強調思政的教育不能刻意,隻能潛移默化,但是并不意味着不需要對課程思政的效果進行評價。專業課程的考核很多指标是評價學生專業知識的掌握情況,但課程思政衡量評價更多的是教師的自我反思,用以改進以後的課程思政教學方案。如何衡量課程思政的教學效果和學生效果還需教師進一步思考。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