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運紅
課程代碼 | S0300890 | |
課程性質 | 實踐必修 | |
授課對象 | 工商管理專業學生 | |
對應章節 | 1. (不适用本門實踐課程) 2. 3. | |
育人目标 | 為了拓展學生國際視野,加強學生國際交往能力與國際合作能力, 促進學生理論聯系實際,提升綜合實踐能力,培養和訓練他們認識、觀察社會的能力,使他們具有運用管理理論和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基本能力,具有一定的創新意識,特設置本實踐課程。學生通過參與國際合作交流項目,在合作中進行實踐訓練。通過本課程的學習,為國際化人才的培養打下基礎。 | |
課程思政案例教學設計和實施 | ||
調研中國優秀企業,增強家國情懷。 從中美學生合作調研中國企業過程中,體驗中國經濟快速發展和改革開放成果,從而樹立文化自信,增強家國情懷和愛國主義精神 | 教學導入 目前本課程已積累校内外教學實踐基地22個,其中校外實踐基地17個。 課程擁有30多位贊助商導師,中美兩校各10多位指導老師,截至目前形成了45份調研報告,積累了豐富的教學與科研案例素材。 | |
我校與美國伍斯特理工學院(WPI)建立了長期戰略合作關系,聯合開展國際交流實踐項目,中國學生與WPI學生組成若幹混合小組,在贊助商和中美教師的指導下,針對我國或國際社會、經濟、文化、生活等方面的某一問題展開聯合調研,運用相關理論知識進行分析,并提出解決方案。一般來說,指導老師每年會聯系确定6個左右贊助商,所有項目均來自贊助商的真實需求。 在這門課中,學生們不僅要與任課教師以及美方的同學展開溝通,也要獨立與項目贊助人(sponsor)獨立展開溝通。通過與sponsor的溝通交流來對特定的企業或是組織機構有更深的理解。此外,中國的同學還需要幫助美方的同學與sponsor取得聯系,從而促使項目能夠順利的進行下去。同學們也會在這一過程中對我國特定行業的發展過程有所了解。 通過與6家不同類型的企業或組織機構合作,從各個方面展現中國經濟發展的成就,擴寬學生們的知識面和國際視野。 | ||
在中美學生一起合作調研過程中,他們可以深刻感受到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改革開放成果以及中國傳統文化,學生自然而然地了解、體驗到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從而樹立文化自信,增強學生家國情懷和愛國主義精神。 學生在每個項目研究過程,需要比較分析國内外研究與實踐現狀,找出我國現存的差距,從而激發強烈的憂患意識、愛國主義使命感和責任心;學生也要用發展、辯證的觀點看待國内暫時的差距,培養學生的辯證思維。 | ||
首先是總體設計,本課程共分為八個階段,進行模塊化教學,每個模塊訓練的能力各有側重,由于是探索性項目,每年聽取各方反饋,循環改進。 本課程的總體設計思路是通過贊助商的真實項目,鍛煉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理論知識和研究方法解決現實問題的能力。遵循“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思路,學生通過跨文化團隊協作和文獻資料搜集,讨論确定研究思路、進度安排、工作分工等(發現問題),然後進行方案設計、訪談調研、數據分析(分析問題),最後提出建議、撰寫報告和答辯彙報(解決問題)。 | ||
跨文化團隊協作與交流 中美學生混合分組,共同開展實踐項目,培養學生團隊協作精神以及跨文化交流能力 |
本課程是跨學科、跨文化項目式學習實踐課程,中美學生組成混合小組,圍繞贊助商的真實項目展開調研分析,給出解決方案。 目前本課程已積累校内外教學實踐基地22個,其中校外實踐基地17個,全部是為本課程開發。 課程擁有30多位贊助商導師,中美兩校各10多位指導老師,形成了45份調研報告,積累了豐富的教學與科研案例素材。 | |
1、填報志願與分組 指導老師提前聯系确定每年的贊助商和實踐項目,撰寫項目概況說明。雙方學生根據項目概況描述,填報志願,選擇項目,老師在考慮個人意願的情況下,進行協調分配,以保證各組人數相對均衡,學生需服從老師安排。中美學生分組結束以後,相同選題的同學組成中美混合小組,共同開展項目合作。 2、導師配備 本課程根據教學班規模,每個教學班杭電配備1位校内導師,主要負責中方學生指導。美國伍斯特理工學院每年也會派1-2名老師,主要負責美國學生的指導與協調。因為是混合小組,所以中美教師大多時間可能是共同指導。同時,各組會有至少1-2位贊助商導師進行實踐指導。 | ||
由于項目一般具有較大的挑戰性,學生課後往往要花費課中彙報時間約3-5倍的時間才能較好完成每周任務,需要克服語言、文化、交通、任務時限等多重困難。在課餘時間,兩校學生也會有豐富的文化娛樂交流。 | ||
4. 教學方法 學生要主動聯系國際合作學生,在生活中和項目讨論中鍛煉英語聽、說、讀、寫的能力 學生要圍繞項目,充分考慮外部環境的快速變化的影響,運用創新思維進行思考與分析。 學生需要深入調查贊助商所提出的項目問題,運用所學專業知識,提出具有可行性的解決方案。堅持科學精神,提升系統思維和辯證思維能力。 在整個國際聯合實踐過程中,混合團隊通過密切合作,在項目調研、項目讨論、撰寫報告等各環節經常保持溝通,實現跨文化團隊與溝通的目标。 | ||
精益求精、誠實守信 在資料收集、調研訪談、統計分析、反複讨論、報告撰寫過程中,培養系統思維、精益求精、誠實守信、解決複雜現實問題的能力 |
本課程是跨學科、跨文化項目式學習實踐課程,中美學生組成混合小組,圍繞贊助商的真實項目展開調研分析,給出解決方案。 目前本課程已積累校内外教學實踐基地22個,其中校外實踐基地17個,全部是為本課程開發。 課程擁有30多位贊助商導師,中美兩校各10多位指導老師,形成了45份調研報告,積累了豐富的教學與科研案例素材。 | |
針對我國或國際社會、經濟、文化、生活等方面的某一問題展開聯合調研,運用相關理論知識進行分析,并提出解決方案. 調研形式以實地調查為主,學生在進行調查時,要明确團隊分工,确定好調查目标與任務分配,中美團結合作,共同完成任務。項目結束時,學生須打印提交小組報告和個人報告,個人報告按《國際聯合實踐》電子版手冊格式填寫,撰寫周記和總結報告,字數在3000字以上。小組報告格式自拟,字數不低于10000字,應符合調研報告學術規範,并要求有封面、學生姓名、學号、各學生貢獻比例(根據學生互評結果得出)等。調查報告要求語言簡練、明确;叙述清楚、明白;資料、數據真實;結論要有理、有據。 學生在實地調研過程中,須遵循學校規定和贊助商的規範和要求,确保安全和規範。課程指導老師會根據小組報告、個人報告以及平時表現給予打分,同時也邀請贊助商對平時表現和任務完成情況給予評價。 | ||
本課程的目标主要有四點:分别是知識目标,包括綜合專業知識、社會文化知識、語言知識和研究方法等;能力目标,包括跨文化交流能力、團隊協作能力、解決複雜問題的能力,以及英語聽說讀寫能力等;素養目标,包括敬業精神、合作态度、國際社交禮儀、以及社會責任感等;思政目标,包括樹立文化自信、宣傳中國創業實踐、培養國際視野,以及養成文明友善的習慣等。 | ||
學生在資料收集、調研訪談、統計分析、報告撰寫以及彙報告展示過程中,需要比普通課程多付出很多時間,需要反複多方溝通,中美學生之間,學生與贊助商之間,學生與中美導師之間,必須精益求精,具有匠心精社,才能取得贊助商比較滿意的結果,從而培養學生嚴謹的工作态度、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系統思維、解決複雜問題的能力。 學生在完成團隊報告撰寫過程中,必須中美混合團隊合作共同完成,中美分别撰寫報告,中方學生主要撰寫中方所做工作;在個人報告撰寫過程中,應個人獨立完成,不抄襲,培養學生的誠信精神和實事求是的科學研究精神。 | ||
特色及創新 | ||
本課程的特色可以總結為基于LBC三維融合的國際合作PBL育人模式,融合了專業知識、語言知識和文化知識,以問題為導向,以學生為中心。課程創新可以概括為:“三跨、兩高、一低”即跨學校、跨文化、跨學科,高挑戰、高協作,低成本。杭電學生在杭州本地開展項目,實現了低成本的國際交流。 | ||
教學成效 | ||
學生觀點:此課程收到了學生們的積極反饋。杭電學生普遍反應是一次難得的機會,開闊了視野,有了前所未有的體驗,鍛煉提升了綜合能力,并結識了國際好友。美國學生甚至用“一生中最好的經曆”來形容這次合作,多年後還與杭電學生和教師保持聯系。 贊助商觀點:絕大多數贊助商對每一屆學生的項目完成度和完成質量都給予了高度評價,許多贊助商都是多次贊助項目。作為三次贊助商,杭州多禧生物副總裁周曉邁先生對學生們的表現非常滿意,三屆學生的三個項目成果目前都在公司得到了實際應用,學校和公司互惠雙赢。 課程改革取得了較為豐碩的成效。項目連續七年被學校官網“杭電要聞”或學院網站等媒體報道。 近五年,學生獲得多項國家級或省級以上獎項。教學團隊也獲得多項省部級和校教改項目,發表多篇教改論文,榮獲優秀指導教師等稱号。 項目結束後一大批學生到康奈爾大學、倫敦國王學院等海外名校繼續深造,回國後到阿裡等知名企業就業。 | ||
教學反思 | ||
《國際聯合實踐》課程可以有效提高學生們的國際視野和英語交流能力,同學們在與美國同學與教授觀點的碰撞與讨論中迅速提升,作為贊助方的sponsor們對這個項目給予了極大的支持,他們的指導也是項目成功的重要因素,然而在實際的參與過程中個别學生由于興趣、英語水平或課業繁重等原因參與意願不強;中美文化、社會環境、時差等因素影響,對實踐的開展造成了一些幹擾;學生們缺乏撰寫論文的思路與經驗。但是社會才是最大的課堂,在日漸全球化的今天,隻有不斷接觸國内外人或事物,獲得更多的知識與能力,同學們才會擁有更美好的明天,也會對祖國的繁榮強大充滿自豪。 |